全国咨询热线
去产能,位列“三去一降一补”五大任务之首,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。
2016年以来,我市突出改革主攻方向,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决化解过剩产能,淘汰落后产能,去除低端产能,控制新增产能,提升优势产能,建立了去产能工作长效机制,陆续关闭矿30处共588万吨产能,陆续淘汰67家企业190台(套)落后工艺、设备及生产线。
然而,随着相关工作陆续推进,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有人认为,我市煤炭、钢、电解等行业总量并不超标,总体来说去产能任务不重,何须大动干戈?部分干部也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里徘徊,意识不到去产能工作的重要性,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时大打折扣;有的企业依然心存侥幸,对淘汰落后产能态度不坚决、行动不迅速……
“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今天,个别地方还想着上一些高耗能、高污染的项目,对淘汰落后产能搪塞应付,显然是没有吃透中央精神,何以有方向、有效果?”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,市委书记李亚点明问题所在,并给出解决办法:推进措施要真正硬起来!
行动要突围,思想先破冰。
洛阳同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,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、质量效益不高、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等棘手问题。对于洛阳来说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策,而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长远大计,是一场攻坚战、持久战。去产能转动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只有“去”到位,为优质产能腾出发展空间,将来才能“进”得好。
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“一个指导意见、若干个配套方案”的“1 n”政策框架设计,进一步明确去产能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,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——
市场主导地位要突出。以企业为主体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消化过剩产能,积极发展高端产品。
分类指导要明确。分行业、分企业、分区域,突出解决能耗高、污染重、技术水平低等重点问题,分类施策、有减有加,因势利导化解过剩产能。
依法依规要守住。建立去产能长效机制,综合运用法律、经济及必要的调控手段,严格落实各级政府责任,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,形成监管合力和联动机制。
思想统一只是第 一步,关键是好的举措能否落到实处、收到效果。
企业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主体,企业能否真正动起来,关系到去产能工作的成效。只要是落后产能,早晚得去,早一步就会抢得先机、赢得主动,更早实现更好发展。对此,洛阳洛钢集团钢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许新朝深有感触。
“淘汰落后产能与设备确实难,不淘汰,未来更难。原先我们的炼钢工艺比较落后,能耗也大,2016年我们下定决心先后淘汰了原有高炉、转炉等设备,通过产能置换新上电弧炉生产线和先进的环保设施。”许新朝说,洛钢是我省首 家淘汰落后产能与装备的炼钢企业,今年4月新生产线正式运行,一算账,新生产线节能减排效果不错,企业运行成本得以降低,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。拆旧建新,企业经济压力暂时会大一些,可从长远看,很划算。
只有将低端、无效、落后的产能坚决清除,才能让安全、清洁、高效的产能有序增加。
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,我市明确提出,今年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统筹推进重点改革任务,严格执行去产能政策,确保11月底前关闭退出煤矿1处,化解过剩产能30万吨。
“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‘三去一降一补’的重点工作。”市煤炭局局长郭德荣表示,该局将严格按照省定目标任务,采取有效措施,强化县(市)政府、相关部门、煤炭企业、关闭煤矿“四位一体”推进机制,确保今年11月底前完成关闭退出任务,实现真关真退。
“我市工业结构偏重,资源型产业占比高,去产能对于优化产业结构、加快构建‘565’现代产业体系意义尤其重大。”市工信委主任王玉峰表示,市工信委将按照尊重市场、分业施策、标本兼治、依法依规的原则,加快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,摆脱低端竞争,走向产业高端。一方面,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进行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提升,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下游、价值链高端转型。另一方面,坚决淘汰一批高能耗、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,加大对“散乱污”企业的整治取缔力度,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资源供给、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,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。